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项目 » 格林斯潘对美股视频

格林斯潘对美股视频

发布时间: 2021-06-16 05:38:09

❶ 格林斯潘在小布什在任期间的作为(以及当时美国经济状况)格林斯潘对小布什及其经济政策的评价

格林斯潘的“低利率”和“放松管制”政策从曾经的功绩变成当今的“罪名”。

罪名一:低利率政策催生房地产泡沫

金融界反思此次华尔街金融风暴时,格林斯潘被列入了次贷危机“罪魁祸首”。有金融人士认为,正是当年颇有成效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了房地产泡沫以及次贷危机的爆发。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之所以发展到目前阶段,与美国政府没有很好处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有关。

“当时泡沫破裂美国经济就应该陷入衰退,但那次衰退很短。为什么那么短?因为是美联储用降息来刺激房地产经济,”他说。 经过一年多加息,美联储又大幅度减息,基准利率从3.5%降低到过去近50年来的最低点1%。

他认为,由此造成美国房地产市场一度高度繁荣,“代价是房地产更大的泡沫,泡沫破灭以后就更难解决”。

随着2006年年初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格林斯潘也为自己辩解:“纵观当时的情况,美联储作出的哪一次加息减息不是必要的呢?”

不过,格林斯潘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文章中也承认,他任职期间实施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助长了美国房价泡沫。但他却认为次贷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全球经济扩张,正是一段时期以来全球经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导致投资者低估了风险。

罪名二:放任金融衍生品酿恶果

用华尔街的话说,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是一种风险“对冲”工具,用来为股票、债券、抵押贷款等其他投资提供“保险”。

上世纪80年代时,金融衍生品仅是金融市场的“小兄弟”。由于金融衍生品多利用资金杠杆,市场景气时回报率惊人,因此华尔街不断“创新”金融衍生工具。

高回报必然隐藏高风险。清醒的投资者对金融衍生品保持足够警惕。巴菲特5年前就警告说,这些金融产品的潜在威胁堪称“致命”。

力挺金融衍生品市场

而据《纽约时报》9日报道,在这些金融精英的质疑声中,只有一个声音坚决维护金融衍生品市场。他就是1987年~2006年掌舵美联储的格林斯潘。

格林斯潘对金融衍生工具如此推崇,以至当这些金融产品初现“魔鬼面孔”、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和华尔街人士提出监管意见时,他坚决反对。由于格林斯潘当时威望如日中天,国会无人敢擢其缨,议员提出的监管意见都无疾而终,以致华尔街贪婪的投机者让金融衍生品市场越滚越大,最终把美国乃至世界其他金融机构卷入其中。

2003年,格林斯潘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上作证时说,多年市场实践证明,衍生工具对于把风险从风险厌恶者“传递”给风险偏好者的运转极其有用,进一步监管这些金融工具是一种错误。

不再“一言九鼎”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格林斯潘在美联储主席任期内采取不同的政策举动,也许眼下这场金融危机可以避免,至少不会发展到如此严重境地。

当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迹象变得明显时,格林斯潘仍无视隐藏的巨大风险。他在2004年一场演讲中说,华尔街在利用金融衍生品与其他机构“摊薄”风险。

不久,随着房地产危机加剧、不良抵押贷款剧增,规模惊人的衍生品市场急剧放大了这场格林斯潘口中“百年一遇”的危机。

即便如此,格林斯潘不承认监管不力,而是把危机归咎于投资者的“贪婪”。他2008年在一本著作中写道,没有完美的风险管理,“即使政府和中央银行也无法改变泡沫生成之路”。

但在市场眼中,昔日一言九鼎的格林斯潘显然已经走下神坛。《纽约时报》说,最近几月,格林斯潘越发淡出公众视线,抛头露面次数骤减。

格林斯潘:曾经“拯救了世界的人”

美国金融危机的逐渐深化,打破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金融神话”。他所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而正是他所主张的金融政策引领美国经济实现了创纪录的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使得他一度被誉为“拯救了世界的人”。

现年82岁的格林斯潘从1987年8月开始担任美联储主席,历经四位总统,直到2006年1月31日,已经4次担任此职。他导引下的美国经济经历过两次衰退、一次股市泡沫和一次历史上最长的增长期。

在过去十几年中,格林斯潘一直都是许多人心中的“偶像”。甚至有人比喻说,格林斯潘是个“一打喷嚏,全球就得下雨”的“财神爷”,因为他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零通货膨胀型”经济奇迹。

最伟大的中央银行家

在面对纽约股灾、亚洲金融危机、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危机时,格林斯潘正是运用宽松货币政策使美国股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

这段时期,失业率低至5.5%,通货膨胀率在3%以下,传统经济学认为难以两全的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竟然同时出现。

因此,美国的一家媒体曾在1996年总统大选时说道:“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格林斯潘当联储主席就行。”

有学者说,格林斯潘在任时的货币政策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美国政府、美国老百姓、美国华尔街都说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中央银行家。

2002年,当他的声誉达到顶峰之时,他赴英国领受“爵士”封号。他最忠实的拥趸——现任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曾证实,称格林斯潘得到这项嘉奖是因为他促进了“经济稳定”。

格林斯潘任期内,美联储以持续提高利率方式减缓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而这一措施收效不错。在他2006年卸任时,多名美国经济学家笑称,这是格林斯潘留给继任者的“最大遗产”。

美国金融风暴

之大清算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被奉为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典范、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实际掌舵人。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深化,格林斯潘的“传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批评者认为,格林斯潘当初奉行的低利率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而他对金融衍生工具放任自流的立场,使这些被“股神”巴菲特视为“大规模金融杀伤性武器”的衍生品最终引爆了美国金融市场。

❷ 关于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大崩盘

崩盘之前的8月份,格林斯潘刚刚接任联储主席新职,9月份就按其一贯的反通膨立场提高利率两码,道指则从8月25日的高点2746点开始缓慢下跌。到10月16日(周五)的盘中高点,道指缓慢下跌的幅度只有13%,至2396点。但接下来的“黑色星期一”10月19日则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名声。当天开盘后,道指一路狂泄,最低曾到达1677点,比周五高点下跌30%之多!接下来的周二,道指继续大跌7%,盘中低点一度到达1616点!累计不到两个月,道指暴跌41.2%,从8月25日的2746点跌至1616点!

究其原因,格林斯潘的前任沃尔克一直过度放松银根是根本原因。当格林斯潘不得不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膨时,泡沫破裂,才造成崩盘。

❸ 美联储前主席艾仑 格林斯潘资料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简介

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1926年3月6日生于纽约市。

1948年获纽约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1950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7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54年至1974年和1977年至1987年先后任纽约市工业咨询公司(汤森-格林斯潘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1970年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顾问,

1974年至1977年任主席。

1977年后任国会预算局顾问、通用电缆公司、摩根公司、通用食品公司、莫森信托公司和飞马公司等公司的董事。

1981年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1年至1983年任全国社会保险改革委员会主席。

1982年任总统国外情报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7年8月被里根总统任命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1991年7月,布什总统任命格林斯潘继续担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1996年2月,克林顿总统提名他连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6月20日参议院以压倒多数批准了提名。格林斯潘同时还兼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

2000年1月4日,克林顿总统再次任命他为美联储主席,同年6月20日,他第四次就任该职。

2004年5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名他继续担任美联储主席。同年6月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布什的这项提名。6月19日,格林斯潘宣誓就职,开始其第五个任期。

1998年7月,格林斯潘被授予美国“和平缔造者”奖。

2002年8月,英国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对“全球经济稳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格林斯潘爱用双关语,喜爱音乐和运动。曾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音乐人,在从纽约著名的朱利亚音乐学院退学之后,曾在纽约时报广场派拉蒙剧院下面的一家时髦的夜总会里演奏萨克斯管。

1952年与画家琼·米切尔结婚。后离婚。

1997年4月,与比他年轻20岁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记者安德烈亚·米切尔 (Andrea Mitchell) 结婚。

多次访问中国。

❹ 格林斯潘成功后的梦想是什么

金融界评论:"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是一九九六年美国大选前夕《财富》杂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号。所谓"艾伦",指的就是从一九八七年起就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艾伦·格林斯潘。
新千年开始后的第四天,克林顿总统选择再次任命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克林顿继续任命格老理由是,格林斯潘在过去十二年半的联储局主席生涯中,充分展现了三大特长,即专业技术、精密分析能力以及不失传统的常识判断。
这项任命二月初获得参院通过,格林斯潘届满时已经七十七岁,他创造了两项纪录:一项是美国史上最年长的联储局主席;二是联储局设立八十六年来任期最久的主席。
克林顿的这项决定,不仅立即获得国会两党领袖的支持,也受到经济、金融界以及主要传媒的一致欢迎。当然,克林顿的提名也是对格林斯潘长期以来主导美国货币政策的肯定。不少人认为,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格林斯潘的利率政策,某种程度上他已超越党派,成为美国经济舵手。
三朝元老
作为中央银行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局"。从1913年起至今,美联储局一直控制着美国的通货与信贷,起着"最后的借款人"的作用,并运用公开市场业务、银行借款贴现率和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比率三大杠杆调节经济,旨在为美国"提供一个更安全、更稳定、适应能力更强的货币金融体系"。
美联储局主席这个职位,对于格林斯潘来说真是太熟悉不过了。从1987年算起,格林斯潘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干了12年,这在美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历届美国新总统搬进白宫,第一件事就是把内阁统统换上自己的人马,从里根政府到克林顿政府,华盛顿官场中能够历经多次人事震荡而始终屹立不倒的,大概也只有"三朝元老"格林斯潘了。
一九二六年,格林斯潘生于纽约市一个金融世家,是家中独子,四岁起由离异的母亲抚养。儿童时代他对音乐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但是作为股票经纪人的父亲对他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他因此对数字着迷,常常潜心钻研货币学而兴趣不减。一九四八年他从纽约州立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一九七七年从该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一九五四年,年轻的格林斯潘加盟纽约的汤森公司,不到五年,他便拥有了该公司的一半股份,公司也被改名为汤森"格林斯潘咨询公司",并出任总裁。那段时间,格林斯潘广交朋友,在华尔街赢得"最精明证券商"的声誉。三十年里,格林斯潘不仅在华尔街声誉卓著,而且频频游走于华盛顿官场,为自己从商人向官员转变作足了准备。
一九八七年,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退休,格林斯潘出人意料地应声而起,被里根总统任命为继任者。在美联储的历史上,格林斯潘的出现之所以显得突冗,是因为美联储主席向来从内部产生,而格林斯潘以前从来没有在美联储任过职。
格林斯潘在一九八八年一月的股灾前夕受命于危难之际,上任伊始就遇上了一九八七年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许多投资者甚至绝望自杀。格林斯潘冷静出招,他当时开出的药方是放松银根,中止股市继续恶性发展,稳稳地拨正美国这艘大船的航向,"令许多原先对他能力表示怀疑的美国人大喜过望,并从此就与美联储主席一职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此后格林斯潘"怪招"频频,一九九四年他一次接一次地提高利率,被人视为"简直疯狂";一九九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沉着应战,三次削减利率,从而使美国免受金融危机的波及,并且最终遏制住那次危机蔓延的势头。这一次次的辉煌使他被煤体称为"金融之神"。格林斯潘坚持反通货膨胀主义,勇于突破经济理论的束缚。传统理论认为,失业率高于百分之六将导致经济萎缩,低于百分之五将触发通货膨胀。而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仅仅百分之四,经济仍在稳定增长。传统理论的另一个论点是经济过热必将引发通货膨胀,但他注意到大规模的高科技投资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在推动新技术革命方面不遗余力。国际经济研究所长伯格斯坦称这是格林斯潘"最了不起的历史性贡献",他"不仅改变了金融政策,也改变了我们的经济和未来"。结果美国经济得以平安"软着陆"。
格林斯潘总是对美国经济过热保持着一种警觉,只要一出现过热的迹象,他就会采取措施把温度降下来。他指挥着美国经济巨轮驶过了暗礁丛生的80年代,使美国在90年代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对于这一点,就连苛刻的批评者们也不得不承认,过去25年来没有人比格林斯潘更胜任美联储主席这个职位。据统计,在全美四百多资深高级主管中,对格林斯潘的支持率是百分之九十七。《国家观察》杂志则说,经济如同军事,在这个战场上谁也不是无所不能、无往不胜的神明,但格林斯潘却是一个高明的统帅,他的判断对的多、错的少,这实在很难得了。不少美国人说,格林斯潘是影响力仅次于总统克林顿的"美国第二大有影响的人物"。全球金融界人士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就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因为他所处的位置实在太敏感,这就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各种风暴的中心。
从外表上看,格林斯潘更像一位老学究。他永远穿着一套深色西服,永远戴着一副黑边眼镜,讲起话来永远慢条斯理,没有一丝感情色彩。华尔街的投资者们花了很大力气研究格林斯潘的每次讲话,试图从他的遣词造句中捕捉到哪怕一点蛛丝马迹,但结果总是失望。因为格林斯潘的讲话是语意暖昧、模棱两可。格林斯潘自己也承认:我花了不少时间努力回避问题,因为我担心自己说话过于直白。最后,我终于学会了"美联储局的语言",学会了含糊其辞。
有意思的是,格林斯潘也把这种"新语言逻辑"套用在自己的黄昏恋上了。他与国家广播公司高级记者安德内尔·米歇尔有着十二年的交往,然而由于他习惯性地使用"太多充满暗示"的语言,竞使机敏过人的女记者无法弄清他的本意,几乎断送了一门美满婚姻。不过,一九九六年圣诞节之阮年届五十但依然风韵犹存的米歇尔终于明白了七十岁的格林斯潘的深情厚意,并在次年与他共同步上红地毯,共结百年之好。
十二年来,格林斯潘的每一天基本上是从凌晨五时三十分开始的。他喜欢泡在放满热水的浴缸里,然后花上两个小时阅读各种金融和经济方面的材料,甚至有时会把湿漉漉的材料带到办公室去。或许是深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重大,他在办公桌上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钱从这里滚出来"。打开桌上的电脑,格林斯潘可以通过互联网触模到全球经济的动脉,而他对美国"新经济"的呵护也正从这里开始。他在经济大萧条前甚至就预测到了,被克林顿誉为神人。他还担任过黑管手 。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任内大事记:
1987年8月11日,由美国总统里根任命的艾伦•格林斯潘接替保罗•沃尔克,开始执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1987年10月19日,华尔街经历“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全天跌幅达到创纪录的23%。美联储迅速发表简短声明,承诺向任何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帮助。次日股市反弹。
1990年7月,美国经济进入一次短暂、温和的衰退。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国际油价飙升。
1991年3月,美国经济衰退结束,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创纪录的经济扩张。
1994年2月4日,美联储首次公开宣布调整其货币政策杠杆——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6年9月,格林斯潘说服同僚放弃了升息计划。他指出,当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政府表面的统计数据,这将使失业率下降,同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在公开演讲中提出股市上涨反映了“非理性繁荣”。华尔街股市应声而跌,但随后回弹。
1998年9月29日,美联储开始连续三次快速降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和一家大型对冲基金濒临倒闭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2000年1月14日,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创11722.98点历史最高纪录。随后几个月中,股市陷入低迷,账面价值损失近万亿美元。
2001年1月3日,美联储出人意料地在两次决策会议间隙中,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50个基点。它表明在经历股市下跌、商业投资下降后,联储开始实施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政策。
2001年1月25日,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说,当年巨大的财政预算盈余(但最后未能成为现实)为减税提供了空间。此举使布什政府的1.3万亿美元减税提案在国会获得通过。
2001年3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结束。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到恐怖袭击。格林斯潘在欧洲参加一个会议后回国,途中被迫改变航向。美联储副主席罗杰•弗格森发表声明,宣布美联储准备为处于金融困境的银行提供贷款。
2001年11月,美国经济衰退停止。但企业为提高竞争力,竞相削减劳动力成本,导致失业率上升。
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这一45年来最低水平。联储希望以此刺激经济增长,并抵御潜在的通货紧缩威胁。
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开始采取每次25个基点的系列升息步骤,逐渐淡化其经济刺激政策。
2005年10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宣布,他提名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出任下任美联储主席。

❺ 有谁记得《读者》上一篇关于格林斯潘的故事《捷径是弯路》请速告知!!

格林斯潘的这个故事:捷径有时候就是一条弯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五角大楼把所有的军用物资购买计划列为保密文件,这可急坏了一些投资家。因为许多投资家都想预测备战计划对股市的影响,而想正确地预测备战计划对股市的影响就必须知道美国政府对原材料的需求量,特别是对铝、铜和钢材的需求量。
美国国家工业联合会也想知道这些,可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知道这些简直比登天还难。就在美国国家工业联合会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让他试试。这名年轻人就是格林斯潘,当时他只有24岁,还没有从纽约大学毕业,只是为了支付高昂的学费,才来到这个投资机构做兼职调查员。老板实在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让他去了。

要知道美国政府对原材料的需求量,特别是铝、铜和钢材的需求量,只要翻看美国有关的文件就行了,这是一条最便捷的路径。可这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在美国国家工业联合会偌大的机构里,虽然人才济济,但没有人愿意调查这一切。怎么办呢?格林斯潘想到了1949年,那时候朝鲜战争还没有爆发,军事会议在开听证会的时候召开,所以没有保密。于是,他花了大量精力研究一年来的新闻报道和
政府公告,知道1950年和1949年美国空军的规模和装备基本一致。他从1949年的记录中知道了每个营有多少架飞机、新战斗机的型号、后备战斗机的数量,然后再预计出损耗量。有了这些,就能基本预测出朝鲜战争期间每个型号战斗机的需求量。

知道了每个型号战斗机的需求量,格林斯潘又找来各种飞机制造厂的技术报告和工程手册,一头扎了进去。这对他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读,他还是弄清了每个型号的战斗机需要多少铝、铜和钢材等原材料,然后再根据每个战斗机的需求量,轻易地算出了美国政府对原材料的总需求量。

仔细地算出来后,格林斯潘写了《空军经济学》等两篇很长的报告,发表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力的《经济记录》上。由于他计算出的数字非常接近当时美国政府保密文件里的数字,因此给许多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格林斯潘正是凭着这次成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也为他以后人生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7年格林斯潘任美联储主席,其后4次获得连任。任期之长,在美联储历史上极为罕见。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18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经济出现了创纪录的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期,中间只发生过两次温和的衰退。

格林斯潘的这个故事诠释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很多时候,看上去最短、最方便的路,并不一定是一条捷径,因为走这条路不一定能成功。相反,一条看上去很弯的路,虽然可能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只有这样的路,才有可能让我们到达成功的顶点。捷径有时候就是一条弯路。

❻ 格林斯潘属于哪个家族

个人生平事迹:

金融界评论:"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是一九九六年美国大选前夕《财富》杂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号。所谓"艾伦",指的就是从一九八七年起就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艾伦·格林斯潘。

新千年开始后的第四天,克林顿总统选择再次任命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克林顿继续任命格老理由是,格林斯潘在过去十二年半的联储局主席生涯中,充分展现了三大特长,即专业技术、精密分析能力以及不失传统的常识判断。

这项任命二月初获得参院通过,格林斯潘届满时已经七十七岁,他创造了两项纪录:一项是美国史上最年长的联储局主席;二是联储局设立八十六年来任期最久的主席。

克林顿的这项决定,不仅立即获得国会两党领袖的支持,也受到经济、金融界以及主要传媒的一致欢迎。当然,克林顿的提名也是对格林斯潘长期以来主导美国货币政策的肯定。不少人认为,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格林斯潘的利率政策,某种程度上他已超越党派,成为美国经济舵手。

三朝元老

作为中央银行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局"。从1913年起至今,美联储局一直控制着美国的通货与信贷,起着"最后的借款人"的作用,并运用公开市场业务、银行借款贴现率和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比率三大杠杆调节经济,旨在为美国"提供一个更安全、更稳定、适应能力更强的货币金融体系"。

美联储局主席这个职位,对于格林斯潘来说真是太熟悉不过了。从1978年算起,格林斯潘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干了12年,这在美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历届美国新总统搬进白宫,第一件事就是把内阁统统换上自己的人马,从里根政府到克林顿政府,华盛顿官场中能够历经多次人事震荡而始终屹立不倒的,大概也只有"三朝元老"格林斯潘了。

一九二六年,格林斯潘生于纽约市一个金融世家,是家中独子,四岁起由离异的母亲抚养。儿童时代他对音乐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但是作为股票经纪人的父亲对他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他因此对数字着迷,常常潜心钻研货币学而兴趣不减。一九四八年他从纽约州立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一九七七年从该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一九五四年,年轻的格林斯潘加盟纽约的汤森公司,不到五年,他便拥有了该公司的一半股份,公司也被改名为汤森"格林斯潘咨询公司",并出任总裁。那段时间,格林斯潘广交朋友,在华尔街赢得"最精明证券商"的声誉。三十年里,格林斯潘不仅在华尔街声誉卓著,而且频频游走于华盛顿官场,为自己从商人向官员转变作足了准备。

一九八七年,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退休,格林斯潘出人意料地应声而起,被里根总统任命为继任者。在美联储的历史上,格林斯潘的出现之所以显得突冗,是因为美联储主席向来从内部产生,而格林斯潘以前从来没有在美联储任过职。

格林斯潘在一九八八年一月的股灾前夕受命于危难之际,上任伊始就遇上了一九八七年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许多投资者甚至绝望自杀。格林斯潘冷静出招,他当时开出的药方是放松银根,中止股市继续恶性发展,稳稳地拨正美国这艘大船的航向,"令许多原先对他能力表示怀疑的美国人大喜过望,并从此就与美联储主席一职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此后格林斯潘"怪招"频频,一九九四年他一次接一次地提高利率,被人视为"简直疯狂";一九九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沉着应战,三次削减利率,从而使美国免受金融危机的波及,并且最终遏制住那次危机蔓延的势头。这一次次的辉煌使他被煤体称为"金融之神"。格林斯潘坚持反通货膨胀主义,勇于突破经济理论的束缚。传统理论认为,失业率高于百分之六将导致经济萎缩,低于百分之五将触发通货膨胀。而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仅仅百分之四,经济仍在稳定增长。传统理论的另一个论点是经济过热必将引发通货膨胀,但他注意到大规模的高科技投资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在推动新技术革命方面不遗余力。国际经济研究所长伯格斯坦称这是格林斯潘"最了不起的历史性贡献",他"不仅改变了金融政策,也改变了我们的经济和未来"。结果美国经济得以平安"软着陆"。

格林斯潘总是对美国经济过热保持着一种警觉,只要一出现过热的迹象,他就会采取措施把温度降下来。他指挥着美国经济巨轮驶过了暗礁丛生的80年代,使美国在90年代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对于这一点,就连苛刻的批评者们也不得不承认,过去25年来没有人比格林斯潘更胜任美联储主席这个职位。据统计,在全美四百多资深高级主管中,对格林斯潘的支持率是百分之九十七。《国家观察》杂志则说,经济如同军事,在这个战场上谁也不是无所不能、无往不胜的神明,但格林斯潘却是一个高明的统帅,他的判断对的多、错的少,这实在很难得了。不少美国人说,格林斯潘是影响力仅次于总统克林顿的"美国第二大有影响的人物"。全球金融界人士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就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因为他所处的位置实在太敏感,这就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各种风暴的中心。

从外表上看,格林斯潘更像一位老学究。他永远穿着一套深色西服,永远戴着一副黑边眼镜,讲起话来永远慢条斯理,没有一丝感情色彩。华尔街的投资者们花了很大力气研究格林斯潘的每次讲话,试图从他的遣词造句中捕捉到哪怕一点蛛丝马迹,但结果总是失望。因为格林斯潘的讲话是语意暖昧、模棱两可。格林斯潘自己也承认:我花了不少时间努力回避问题,因为我担心自己说话过于直白。最后,我终于学会了"美联储局的语言",学会了含糊其辞。

有意思的是,格林斯潘也把这种"新语言逻辑"套用在自己的黄昏恋上了。他与国家广播公司高级记者安德内尔·米歇尔有着十二年的交往,然而由于他习惯性地使用"太多充满暗示"的语言,竞使机敏过人的女记者无法弄清他的本意,几乎断送了一门美满婚姻。不过,一九九六年圣诞节之阮年届五十但依然风韵犹存的米歇尔终于明白了七十岁的格林斯潘的深情厚意,并在次年与他共同步上红地毯,共结百年之好。

十二年来,格林斯潘的每一天基本上是从凌晨五时三十分开始的。他喜欢泡在放满热水的浴缸里,然后花上两个小时阅读各种金融和经济方面的材料,甚至有时会把湿漉漉的材料带到办公室去。或许是深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重大,他在办公桌上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钱从这里滚出来"。打开桌上的电脑,格林斯潘可以通过互联网触模到全球经济的动脉,而他对美国"新经济"的呵护也正从这里开始。他在经济大萧条前甚至就预测到了,被尼克松誉为神人。他还担任过黑管手。

❼ 格林斯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出生年份:1926年
出生地:美国纽约
学历:经济学博士
职务: 前美联储主席
格林斯潘生平简介:
1926年3月6日生于纽约市。
1948年获纽约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1950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7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54年至1974年和1977年至1987年先后任纽约市工业咨询公司(汤森-格林斯潘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1970年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顾问,
1974年至1977年任主席。
1977年后任国会预算局顾问、通用电缆公司、摩根公司、通用食品公司、莫森信托公司和飞马公司等公司的董事。
1981年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1年至1983年任全国社会保险改革委员会主席。
1982年任总统国外情报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7年8月被里根总统任命为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1991年7月,布什总统任命格林斯潘继续担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1996年2月,克林顿总统提名他连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6月20日参议院以压倒多数批准了提名。格林斯潘同时还兼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
2000年1月4日,克林顿总统再次任命他为美联储主席,同年6月20日,他第四次就任该职。
2004年5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提名他继续担任美联储主席。同年6月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布什的这项提名。6月19日,格林斯潘宣誓就职,开始其第五个任期。
1998年7月,格林斯潘被授予美国“和平缔造者”奖。
2002年8月,英国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对“全球经济稳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格林斯潘爱用双关语,喜爱音乐和运动。曾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音乐人,在从纽约著名的朱利亚音乐学院退学之后,曾在纽约时报广场派拉蒙剧院下面的一家时髦的夜总会里演奏萨克斯管。
1952年与画家琼·米切尔结婚。后离婚。
1997年4月,与比他年轻20岁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记者安德烈亚·米切尔 (Andrea Mitchell) 结婚。
此外,他曾多次访问中国。
个人生平事迹:
金融界评论:"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成"---这是一九九六年美国大选前夕《财富》杂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号。所谓"艾伦",指的就是从一九八七年起就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艾伦·格林斯潘。
新千年开始后的第四天,克林顿总统选择再次任命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克林顿继续任命格老理由是,格林斯潘在过去十二年半的联储局主席生涯中,充分展现了三大特长,即专业技术、精密分析能力以及不失传统的常识判断。
这项任命二月初获得参院通过,格林斯潘届满时已经七十七岁,他创造了两项纪录:一项是美国史上最年长的联储局主席;二是联储局设立八十六年来任期最久的主席。
克林顿的这项决定,不仅立即获得国会两党领袖的支持,也受到经济、金融界以及主要传媒的一致欢迎。当然,克林顿的提名也是对格林斯潘长期以来主导美国货币政策的肯定。不少人认为,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格林斯潘的利率政策,某种程度上他已超越党派,成为美国经济舵手。
三朝元老
作为中央银行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局"。从1913年起至今,美联储局一直控制着美国的通货与信贷,起着"最后的借款人"的作用,并运用公开市场业务、银行借款贴现率和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比率三大杠杆调节经济,旨在为美国"提供一个更安全、更稳定、适应能力更强的货币金融体系"。
美联储局主席这个职位,对于格林斯潘来说真是太熟悉不过了。从1987年算起,格林斯潘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干了12年,这在美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历届美国新总统搬进白宫,第一件事就是把内阁统统换上自己的人马,从里根政府到克林顿政府,华盛顿官场中能够历经多次人事震荡而始终屹立不倒的,大概也只有"三朝元老"格林斯潘了。
一九二六年,格林斯潘生于纽约市一个金融世家,是家中独子,四岁起由离异的母亲抚养。儿童时代他对音乐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但是作为股票经纪人的父亲对他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他因此对数字着迷,常常潜心钻研货币学而兴趣不减。一九四八年他从纽约州立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一九七七年从该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一九五四年,年轻的格林斯潘加盟纽约的汤森公司,不到五年,他便拥有了该公司的一半股份,公司也被改名为汤森"格林斯潘咨询公司",并出任总裁。那段时间,格林斯潘广交朋友,在华尔街赢得"最精明证券商"的声誉。三十年里,格林斯潘不仅在华尔街声誉卓著,而且频频游走于华盛顿官场,为自己从商人向官员转变作足了准备。
一九八七年,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退休,格林斯潘出人意料地应声而起,被里根总统任命为继任者。在美联储的历史上,格林斯潘的出现之所以显得突冗,是因为美联储主席向来从内部产生,而格林斯潘以前从来没有在美联储任过职。
格林斯潘在一九八八年一月的股灾前夕受命于危难之际,上任伊始就遇上了一九八七年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许多投资者甚至绝望自杀。格林斯潘冷静出招,他当时开出的药方是放松银根,中止股市继续恶性发展,稳稳地拨正美国这艘大船的航向,"令许多原先对他能力表示怀疑的美国人大喜过望,并从此就与美联储主席一职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此后格林斯潘"怪招"频频,一九九四年他一次接一次地提高利率,被人视为"简直疯狂";一九九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沉着应战,三次削减利率,从而使美国免受金融危机的波及,并且最终遏制住那次危机蔓延的势头。这一次次的辉煌使他被煤体称为"金融之神"。格林斯潘坚持反通货膨胀主义,勇于突破经济理论的束缚。传统理论认为,失业率高于百分之六将导致经济萎缩,低于百分之五将触发通货膨胀。而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仅仅百分之四,经济仍在稳定增长。传统理论的另一个论点是经济过热必将引发通货膨胀,但他注意到大规模的高科技投资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在推动新技术革命方面不遗余力。国际经济研究所长伯格斯坦称这是格林斯潘"最了不起的历史性贡献",他"不仅改变了金融政策,也改变了我们的经济和未来"。结果美国经济得以平安"软着陆"。
格林斯潘总是对美国经济过热保持着一种警觉,只要一出现过热的迹象,他就会采取措施把温度降下来。他指挥着美国经济巨轮驶过了暗礁丛生的80年代,使美国在90年代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对于这一点,就连苛刻的批评者们也不得不承认,过去25年来没有人比格林斯潘更胜任美联储主席这个职位。据统计,在全美四百多资深高级主管中,对格林斯潘的支持率是百分之九十七。《国家观察》杂志则说,经济如同军事,在这个战场上谁也不是无所不能、无往不胜的神明,但格林斯潘却是一个高明的统帅,他的判断对的多、错的少,这实在很难得了。不少美国人说,格林斯潘是影响力仅次于总统克林顿的"美国第二大有影响的人物"。全球金融界人士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就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因为他所处的位置实在太敏感,这就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各种风暴的中心。
从外表上看,格林斯潘更像一位老学究。他永远穿着一套深色西服,永远戴着一副黑边眼镜,讲起话来永远慢条斯理,没有一丝感情色彩。华尔街的投资者们花了很大力气研究格林斯潘的每次讲话,试图从他的遣词造句中捕捉到哪怕一点蛛丝马迹,但结果总是失望。因为格林斯潘的讲话是语意暖昧、模棱两可。格林斯潘自己也承认:我花了不少时间努力回避问题,因为我担心自己说话过于直白。最后,我终于学会了"美联储局的语言",学会了含糊其辞。
有意思的是,格林斯潘也把这种"新语言逻辑"套用在自己的黄昏恋上了。他与国家广播公司高级记者安德内尔·米歇尔有着十二年的交往,然而由于他习惯性地使用"太多充满暗示"的语言,竞使机敏过人的女记者无法弄清他的本意,几乎断送了一门美满婚姻。不过,一九九六年圣诞节之阮年届五十但依然风韵犹存的米歇尔终于明白了七十岁的格林斯潘的深情厚意,并在次年与他共同步上红地毯,共结百年之好。
十二年来,格林斯潘的每一天基本上是从凌晨五时三十分开始的。他喜欢泡在放满热水的浴缸里,然后花上两个小时阅读各种金融和经济方面的材料,甚至有时会把湿漉漉的材料带到办公室去。或许是深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重大,他在办公桌上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钱从这里滚出来"。打开桌上的电脑,格林斯潘可以通过互联网触模到全球经济的动脉,而他对美国"新经济"的呵护也正从这里开始。他在经济大萧条前甚至就预测到了,被克林顿誉为神人。他还担任过黑管手 。

❽ 艾伦.格林斯潘

[编辑本段]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任内大事记 1987-1990 1987年8月11日,由美国总统里根任命的艾伦格林斯潘接替保罗沃尔克,开始执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1987年10月19日,华尔街经历“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全天跌幅达到创纪录的23%。美联储迅速发表简短声明,承诺向任何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帮助。次日股市反弹。 1990年7月,美国经济进入一次短暂、温和的衰退。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国际油价飙升。 1991-2000 1991年3月,美国经济衰退结束,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 布什在华盛顿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举行会谈 [1] 、创纪录的经济扩张。 1994年2月4日,美联储首次公开宣布调整其货币政策杠杆——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6年9月,格林斯潘说服同僚放弃了升息计划。他指出,当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政府表面的统计数据,这将使失业率下降,同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在公开演讲中提出股市上涨反映了“非理性繁荣”。华尔街股市应声而跌,但随后回弹。 1998年9月29日,美联储开始连续三次快速降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和一家大型对冲基金濒临倒闭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2000年1月14日,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创11722.98点历史最高纪录。随后几个月中,股市陷入低迷,账面价值损失近万亿美元。 2001-2005 2001年1月3日,美联储出人意料地在两次决策会议间隙中,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50个基点。它表明在经历股市下跌、商业投资下降后,联储开始实施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政策。 2001年1月25日,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说,当年巨大的财政预算盈余(但最后未能成为现实)为减税提供了空间。此举使布什政府的1.3万亿美元减税提案在国会获得通过。 2001年3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结束。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到恐怖袭击。格林斯潘在欧洲参加一个会议后回国,途中被迫改变航向。美联储副主席罗杰弗格森发表声明,宣布美联储准备为处于金融困境的银行提供贷款。 2001年11月,美国经济衰退停止。但企业为提高竞争力,竞相削减劳动力成本,导致失业率上升。 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这一45年来最低水平。联储希望以此刺激经济增长,并抵御潜在的通货紧缩威胁。 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开始采取每次25个基点的系列升息步骤,逐渐淡化其经济刺激政策。 2005年10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宣布,他提名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出任下任美联储主席。 [编辑本段]格林斯潘的运气掌舵美联储 在格林斯潘为白宫工作的18年里,见证了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繁荣,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经济只要由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荣。 最近,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下调50个基点,这也是联邦 艾伦·格林斯潘 [2] 政府4年来首次减息。其实面对愈演愈烈的信贷危机,市场早就对伯南克迟迟不肯降息大惑不解,而如今人们只能说他与格林斯潘的行事风格也差不多了。除了最近迫在眉睫的金融危机能让人们想起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外,格老退隐两年后写出的新书《动荡年代》就像是一枚重磅炸弹,让全世界为之一震。在纽约92街的基督教青年协会(YMCA)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格林斯潘说道,“人们总是试图对各种可能的结果作出预测,但结果却总与现实相差甚远。”而相比之下,格老的预测与分析当然能让全世界为之侧目。 “动荡年代” 如同书名“动荡年代”所描述的那样,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停的波动之中。2006年1月31日是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最后一天。当天,他还在主持着2007年第一次货币政策决策会。在他为白宫服务的18年里,经历了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海湾战争以及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去年刚刚去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在《华尔街时报》上撰文表示,“人们一直对于各国的央行在理论上是否具备维持价格稳定的能力争论不休,争论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很多国家的央行做不到这一点。然而艾伦·格林斯潘的巨大成就向我们证明,维持价格稳定是可能的。他为人们树立一个标杆。” 弗里德曼的这番话说在格林斯潘刚刚卸任的时候,难免有一点歌功颂德的意味,但他的话也并不是没有根据。最近美国知名的经济学者唐纳德·卢斯金又在《华尔街时报》上对于格林斯潘做了另一番评价,“他在应对这些危机时的反应相当迟钝,而且他的处理力度不够,时机也太晚。”虽然,人们普遍都把格老尊奉为一位富有决断力的领导者,只不过是因为他很走运罢了。这倒是符合了格老曾经对自己的评价,他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提及担任美联储主席的职业生涯,也自我总结道,“我真得很走运。” 预测与分析 预测是经济学家们的乐趣。格林斯潘在书中预期欧元可能取代美元,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因为美元已失去对欧元的大部分领先优势,欧洲中央银行也将成为一股不可轻视的全球经济力量。 早在上世纪,格林斯潘就观察到技术在一直向前,而生产 艾伦·格林斯潘率增长速度在1970年左右就开始下降,直到现在也只有复苏的迹象。对此,格林斯潘经常引用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保罗·大卫以及耐森·罗森伯格的著作来说明,“商业完全吸收和使用新技术通常需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例如,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不能从电力发展中获利,只有当新的以电力驱动机器的工厂建成,他们的生产力才能够增加。格林斯潘早先就领悟到,科技刺激社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全球化与金融市场的成熟在他看来对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对于全球经济中高达十多亿的外来劳动者,格林斯潘感到无比的兴奋,他认为这将抑制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以及利率的提高,而对于摆在面前的贸易赤字,格林斯潘并不以为然。他还不忘提醒那些投资者,现在的低利率并不会维持很长时间。美国经济当前不明朗的前景,加之格林斯潘那句早就脍炙人口的名言“如果我的话你听得清清楚楚,那你一定是没有听明白”,所以假如他的预测没有兑现,肯定是你理解错了。 自传 《纽约时报》在谈到这本书时说道,“它其实是两本书”:一本是对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及预测;另外一本就是他的人生经历。正像是原兰登书屋编辑高朵芙所说:“他想写一本能够传世的雅俗共赏的书,把满脑子的奇闻异事一个接一个地娓娓道来,都是不为人所知的事情。人们由此也将看到一个他们从不曾见过的格林斯潘。” 高朵芙的话是在格林斯潘下笔之前说的,而当格老意识到要用第一人称来写时,感觉到这确实是一个挑战。故事从“9·11”讲起,他那时正好在从瑞士回家的路上,而接着笔锋一转,就开始了对于童年的回顾。这些叙述读起来是一马平川,但并不是很清晰,没有让读者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从来也没有提及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让人感觉到他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的声望,完全是他不得不承受的,这倒也正好又印证了运气好的理由。 对于他的第一任妻子琼·米契尔,他只是说到“她真的很美丽”。中学毕业后想去参军,但是他肺部的一个阴影看起来像是得了肺结核,这让他没能如愿。于是开始做萨克斯乐手,但他周围全是专业乐师,在这些超级天才面前,他感到很自卑。当时,格林斯潘在幕间休息时,总是躲在角落里读经济和金融书籍以求消遣。巡回演出一年以后,他离开了乐队,开始在纽约大学就读商业经济学。 格林斯潘就像是一个书呆子整日沉浸在技术与数字的分析之中,直到他妻子米契尔把他介绍给了艾因·兰德俱乐部。随着艾因·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逐渐在全美扩展,他才开始渐渐形成了对于世界经济宏观上的认识。格林斯潘在书中这样描述艾因·兰德,“看起来很平常,但是他却是我生命中一股坚定的力量。” 工作方法 《华尔街日报》曾经这样概括他的工作方法,“分析和本能的特殊结合。”《纽约时报》说,“格林斯潘讨厌教条。”在老布什执政期间,他坚持推行高利率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老布什在1992年总统大选落败后,公开批评同为共和党人的格林斯潘是他连任失败的罪魁祸首,但格林斯潘不顾政治压力维护美联储的独立性,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 1969年以来,除吉姆·卡特以外,格林斯潘与每位总统都合 艾伦·格林斯潘作过。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格老也算得上是好几朝的元老了。对于每个总统的是非功过也算是有些发言权。对于福特总统,格老的好话说得最多,说他是一个优雅的政治家,非常清楚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而对于其他的人当然是好的坏的都说了,却偏偏只有现任总统布什,他是毫不留情地奚落,而且还甩出一句众人都心知肚明就是不敢拿上台面来讲的话,“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 最近,布什身边的拉姆斯菲尔德、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白宫办公厅副主任卡尔·罗夫也相继离职,真可谓是“众叛亲离”。面对来自共和党阵营内部的公开质疑,布什也只有通过福克斯电视台说,“怀着尊敬的态度,我对格林斯潘的评价持不同意见。” 据说培生公司(Pearson PLC)旗下的企鹅出版公司就预先支付过格林斯潘850万美元的稿酬。都说“人走茶凉”,格林斯潘的茶倒没有凉得那么快,而且好多人都愿意再细细地品品。只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样评价他,“斯人已去,遗害犹存。” 事实上,格林斯潘卸任后也为美国留下了堆积如山的债务,而在他为白宫工作的18年里,见证了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繁荣,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经济只要由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荣。这么说来,格林斯潘真够走运的。

热点内容
泰宝新三板章程必学金融知识 发布:2021-08-17 15:44:04 浏览:906
股票交易费怎算 发布:2021-08-17 15:43:34 浏览:242
一月连抓18涨停 发布:2021-08-17 15:43:23 浏览:167
股票回放软件 发布:2021-08-17 15:43:21 浏览:338
怎么参与股票投资 发布:2021-08-17 15:42:45 浏览:265
免费的股票行情系统 发布:2021-08-17 15:42:42 浏览:302
股票开户是几个点的相关文章 发布:2021-08-17 15:41:54 浏览:249
西部手机版股票软件下载 发布:2021-08-17 15:41:50 浏览:582
看图炒股的股友们 发布:2021-08-17 15:41:50 浏览:254
东莞证券掌证宝股票炒股开户 发布:2021-08-17 15:41:49 浏览: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