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公司 » 地熱水發電上市公司

地熱水發電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5-19 07:30:30

㈠ 地熱能的發電

地熱發電實際上就是把地下的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再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能量轉變過程或稱為地熱發電。開發的地熱資源主要是蒸汽型和熱水型兩類,因此,地熱發電也分為兩大類。
地熱蒸汽發電有一次蒸汽法和二次蒸汽法兩種。一次蒸汽法直接利用地下的干飽和(或稍具過熱度)蒸汽,或者利用從汽、水混合物中分離出來的蒸汽發電。二次蒸汽法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不直接利用比較臟的天然蒸汽(一次蒸汽),而是讓它通過換熱器汽化潔凈水,再利用潔凈蒸汽(二次蒸汽)發電。第二種含義是,將從第一次汽水分離出來的高溫熱水進行減壓擴容生產二次蒸汽,壓力仍高於當地大氣壓力,和一次蒸汽分別進入汽輪機發電。
地熱水中的水,按常規發電方法是不能直接送入汽輪機去做功的,必須以蒸汽狀態輸入汽輪機做功。對溫度低於100℃的非飽和態地下熱水發電,有兩種方法:一是減壓擴容法。利用抽真空裝置,使進入擴容器的地下熱水減壓汽化,產生低於當地大氣壓力的擴容蒸汽然後將汽和水分離、排水、輸汽充入汽輪機做功,這種系統稱「閃蒸系統」。低壓蒸汽的比容很大,因而使氣輪機的單機容量受到很大的限制。但運行過程中比較安全。另一種是利用低沸點物質,如氯乙烷、正丁烷、異丁烷和氟里昂等作為發電的中間工質,地下熱水通過換熱器加熱,使低沸點物質迅速氣化,利用所產生氣體進入發電機做功,做功後的工質從汽輪機排入凝汽器,並在其中經冷卻系統降溫,又重新凝結成液態工質後再循環使用。這種方法稱「中間工質法」,這種系統稱「雙流系統」或「雙工質發電系統」。這種發電方式安全性較差,如果發電系統的封閉稍有泄漏,工質逸出後很容易發生事故。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色列奧瑪特(Ormat)公司把上述地熱蒸汽發電和地熱水發電兩種系統合二為一,設計出一個新的被命名為聯合循環地熱發電系統,該機組已經在世界一些國家安裝運行,效果很好。
聯合循環地熱發電系統的最大優點是,可以適用於大於150℃的高溫地熱流體(包括熱鹵水)發電,經過一次發電後的流體,在並不低於120℃的工況下,再進入雙工質發電系統,進行二次做功,這就是充分利用了地熱流體的熱能,既提高發電的效率,又能將以往經過一次發電後的排放尾水進行再利用,大大地節約了資源。
地熱技術:高溫地熱資源的最佳利用方式是地熱發電。200~400℃的地熱可以直接用來發電。
蒸汽型地熱發電
是把蒸汽田中的干蒸汽直接引入汽輪發電機組發電但在引入發電機組前應把蒸汽中所含的岩屑和水滴分離出去。這種發電方式最為簡單,但干蒸汽地熱資源十分有限,且多存在於較深的地層中,開采難度大,故其發展受到了限制。主要有背壓式和凝氣式兩種發電系統。
熱水型地熱發電
1)閃蒸系統
當高壓熱水從熱水井中抽至地面,由於壓力降低部分熱水沸騰並「閃蒸」成蒸氣,蒸氣送至汽輪機做功;而分離後的熱水可繼續利用後排出,當然最好是再回注入地層。
2)雙循環系統
地熱水首先流經熱交換器,將地熱能傳給另一種低沸點的工作流體,使之沸騰而產生蒸氣。蒸氣進入汽輪機做功後進入凝汽器,再通過熱交換器從而完成發電循環,地熱水則從熱交換器迴流注入地下。這種系統特別適合於含鹽量大、腐蝕性強和不凝結氣體含量高的地熱資源。發展雙循環系統的關鍵技術是開發高效的熱交換器。

㈡ 地熱發電的地熱種類

開發的地熱資源主要是蒸汽型和熱水型兩類,因此,地熱發電也分為兩大類。
地熱蒸汽發電有一次蒸汽法和二次蒸汽法兩種。 二次蒸汽法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不直接利用比較臟的天然蒸汽(一次蒸汽),而是讓它通過換熱器汽化潔凈水,再利用潔凈蒸汽(二次蒸汽)發電。第二種含義是,將從第一次汽水分離出來的高溫熱水進行減壓擴容生產二次蒸汽,壓力仍高於當地大氣壓力,和一次蒸汽分別進入汽輪機發電。
地熱水中的水,按常規發電方法是不能直接送入汽輪機去做功的,必須以蒸汽狀態輸入汽輪機做功。對溫度低於100℃的非飽和態地下熱水發電,利用抽真空裝置,使進入擴容器的地下熱水減壓汽化,產生低於當地大氣壓力的擴容蒸汽然後將汽和水分離、排水、輸汽充入汽輪機做功,這種系統稱「閃蒸系統」。低壓蒸汽的比容很大,因而使氣輪機的單機容量受到很大的限制。但運行過程中比較安全。如氯乙烷、正丁烷、異丁烷和氟里昂等作為發電的中間工質,地下熱水通過換熱器加熱,使低沸點物質迅速氣化,利用所產生氣體進入發電機做功,做功後的工質從汽輪機排入凝汽器,並在其中經冷卻系統降溫,又重新凝結成液態工質後再循環使用。這種方法稱「中間工質法」,這種系統稱「雙流系統」或「雙工質發電系統」。這種發電方式安全性較差,如果發電系統的封閉稍有泄漏,工質逸出後很容易發生事故。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色列奧瑪特(Ormat)公司把上述地熱蒸汽發電和地熱水發電兩種系統合二為一,設計出一個新的被命名為聯合循環地熱發電系統,該機組已經在世界一些國家安裝運行,效果很好。
地熱蒸汽發電系統
利用地熱蒸汽推動汽輪機運轉,產生電能。本系統技術成熟、運行安全可靠,是地熱發電的主要形式。西藏羊八井地熱電站採用的便是這種形式。 利用地下乾熱岩體發電的設想,是美國人莫頓和史密斯於1970年提出的。1972年,他們在新墨西哥州北部打了兩口約4000米的深斜井,從一口井中將冷水注入到乾熱岩體,從另一口井取出自岩體加熱產生的蒸汽,功率達2300千瓦。進行乾熱岩發電研究的還有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但迄今尚無大規模應用。

㈢ 地熱資源能用來發電嗎

地熱發電是以地下熱水和蒸汽為動力源,相當於鍋爐產生的蒸汽,其基本原理與火力發電類似。地熱發電主要有四種方式。
(1)干蒸汽發電對於有壓力的地熱干蒸汽(溫度在100℃以上,壓力在2~3兆帕以上),且不含嚴重腐蝕性成分的,由於其熱焓高,用於發電最為方便,只要打好一口井,將地下熱蒸汽直接引入汽輪機,去驅動發電機發電。該項技術成熟、運行安全可靠,是地熱發電的主要形式。對於濕地熱蒸汽,由於其中夾雜熱水,可使用熱水分離器將濕蒸汽分離成干蒸汽和熱水。為了提高地熱水的利用率,往往要採用減壓擴容的方法使它變成中高壓蒸汽,再送給汽輪機發電。
(2)全流發電全流發電可以充分利用地熱流體的全部能量,即將蒸汽、熱水、不凝氣體等不經分離直接送進全流動力機械中膨脹做功,其後排放或收集到凝汽器中。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但技術上有一定的難度,目前尚不成熟。對於略低於100℃的地熱水,人們往往採用減壓擴容法使不到100℃的地下熱水沸騰,變成蒸汽,再去推動汽輪機發電。具體做法就是在汽輪機前設置一個擴容器,在後面設置一個冷凝器和抽氣器。先開動抽氣器,使整個系統處於負壓狀態即氣壓小於大氣壓,再將地下熱水引入擴容器。由於系統的負壓,不到100℃的地熱水會立即沸騰,產生大量的蒸汽去推動汽輪機,尾氣則進入冷凝器,冷凝水不斷地排出,使系統處於負壓之下。如此反復,使汽輪機不停地運轉。
(3)雙循環發電雙循環發電以低沸點有機物為介質,將地下熱水引入蒸汽發生器,加熱另一側通過的低沸點有機化合物液體,產生有機質蒸汽,再去推動汽輪機發電。
(4)乾熱岩發電1970年,美國人莫頓和史密斯提出地下乾熱岩體發電的設想,就是在地下有高溫乾熱岩體的地方鑽上兩口深井直至高溫岩體,從一口井中灌入涼水,再從另一口井中抽出被高溫岩體加熱的熱水,這時熱水溫度可高達190℃,熱水抽出後即變成高壓蒸汽,可推動汽輪機。1972年,他們在新墨西哥州北部完成乾熱岩體發電試驗,功率達2300千瓦。其後,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也進行了乾熱岩發電研究,但迄今尚無大規模應用。

㈣ 國內對地熱發電較為專長的科研機構以及院校有哪些其中有哪些對地熱發電勘探以及設備比較擅長

我知道一些,但今天沒有帶我的移動硬碟,過兩天給你答復。
地熱發電在國內之前發展一般,主要是歐美國家多,但近年,面對國際能源結構的變化,國內很多機構都在研究地熱發電。這是一門新生能源專業,我認為還是很有研究及開發價值。

㈤ 地熱發電站形式有哪些

地熱發電站分蒸汽型地熱電站和熱水型地熱電站兩種,前者直接利用地熱井噴出的過熱蒸汽送入汽輪機驅動發電機發電;後者則利用地熱井湧出的汽水混合物或熱水,通過閃蒸系統或雙同路系統發電。基於鑽井的不同深度和用於推動渦輪蒸汽的溫度,地熱發電站分為以下三種基本的形式。

1)干蒸汽地熱電廠

干蒸汽地熱電廠採用50℃的蒸汽去推動渦輪的方式,這是對地熱能源最直接的利用。圖7.22顯示了這一流程。冷水通過管道被抽入地下,以流過熱岩的方式被加熱。有時候,人們會利用炸葯或高壓水將熱岩打碎或震裂以促進熱量釋放。然後,用泵將由冷水變成的蒸汽抽出,這個蒸汽被用來推動渦輪。接下來用一個冷凝器將回到地面的水蒸氣轉化成水。

圖7.22干蒸汽地熱電廠生產流程圖

2)閃蒸蒸汽地熱電廠

閃蒸蒸汽地熱電廠使用來自於鑽井中高於180℃的熱水,通過使用高壓泵將其打入處於地表的發電設備。一旦到達發電設備,壓力瞬間降低,使得一些熱水瞬間轉化為蒸汽,該蒸汽便用來推動渦輪或發電機來發電。剩下的熱水和由蒸汽凝結成的水被抽回到原來的水庫中。目前,世界上正在運行的最大的閃蒸蒸汽地熱電廠位於美國加州的Geysers。

3)二元循環地熱電廠

二元循環地熱電廠是一種最近開發的地熱電廠,主要是利用溫度低於58℃的液體來運行。其工作原理是將適度溫度的地熱水和另一種沸點低於水的液體一起通過熱交換器,這個過程會引起其中的另一種沸點低於水的液體瞬間氣化,從而推動渦輪運轉。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地熱發電,主要是因為它依賴於相對低的溫度和較淺的井,因此具有最廣泛的開發前景。

㈥ 地熱行業收益率是多少

地熱能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行業呈現四大發展趨勢

我國地熱利用位於全世界首位

「十三五」期間地熱產業可提供近80萬個就業崗位。我國地熱利用已處與於全世界首位,這與廣大的地熱界同仁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地熱能年利用量摺合7000萬噸標准煤,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佔比將達1.5%左右,比2015年提高1個百分點,「十三五」時期地熱能利用增量將占非化石能源增量的三分之一。地熱能行業分析指出,構建地熱能全產業鏈,大力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不僅可加大清潔能源供應比例,同時也能促進康養、旅遊、種養殖等行業的健康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地熱能四大發展趨勢分析

由於國家政策扶持不到位,特別是對於地熱開發的監管不到位,許多地熱項目沒有回灌帶來的環境污染及水位下降問題,熱堆積、冷堆積的問題影響了地熱的可持續利用等等,都對我們的地熱事業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同時我們在乾熱岩研究、砂岩回灌、高效換熱等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現從四大趨勢來分析地熱能行業前景:

1、淺層地熱能利用快速發展

中國淺層地熱能利用起步於20世紀末,2000年利用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建築面積僅為10萬平方米。地熱能行業前景分析,伴隨綠色奧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淺層地熱能利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4年供暖(製冷)建築面積達767萬平方米,2010年以來以年均28%的速度遞增。

截至2017年底,中國地源熱泵裝機
容量達2萬兆瓦,位居世界第一,年利用淺層地熱能摺合1900萬噸標准煤,實現供暖(製冷)建築面積超過5億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
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湖北、江蘇、上海等省市的城區,其中京津冀開發利用規模最大。

2、水熱型地熱能利用持續增長

近10年來,中國水熱型地熱能直接利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國地熱能直接利用以供暖為主,其次為康養、種養殖等。1990年全國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建築面積僅為190萬平方米,2000年增至1100萬平方米,至2015年底全國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建築面積已達1.02億平方米。

截至2017年底,全國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建築面積超過1.5億平方米,其中山東、河北、河南增長較快。中國地熱能發電始於20世紀70年代,1970年12月第1台中低溫地熱能發電機組在廣東省豐順縣鄧屋發電成功;1977年9月第1台1兆瓦高溫地熱能發電機組在西藏羊八井發電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8個掌握高溫地熱能發電技術的國家。1991年,西藏羊八井地熱能電站裝機容量達25.18兆瓦,其供電量曾占拉薩市電網的40%—60%。截至2017年底,中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為27.28兆瓦,排名世界第18位。

3、乾熱岩型地熱能資源勘查開發處於起步階段

乾熱岩型地熱能是未來地熱能發展的重要領域。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經過
20—40年不等的探索研究,在乾熱岩型地熱能勘查評價、熱儲改造和發電試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積累了一定經驗。相比而言中國起步較晚,2012年科技部設立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開啟了中國關於乾熱岩的專項研究。

2013年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與青海省聯合推進青海重點地區乾熱岩型地熱能勘查,截止到2017年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處鑽獲236℃的乾熱岩體,是中國在沉積盆地區首次發現高溫乾熱岩型地熱能資源。通過深入試驗研究,未來有望在乾熱岩型地熱能開發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可推動中國地熱能發電及梯級高效利用產業集群較快發展。

4、地熱能勘探開發利用裝備較快發展

用於地熱能勘探開發的地球物理、鑽井、熱泵、換熱等一系列關鍵裝備日趨成熟。地球物理勘查方面,中國擁有世界先進的二維地震、三維地震、時頻電磁、大地電磁、重磁等裝備。鑽井工程方面,中國已成功研製萬米鑽機,石油鑽井深度超過8000米,全孔取芯的大陸科學鑽探鑽井深度達7018米,
這些鑽機均可用於地熱能鑽井工程。預計2018年完成的中國大陸科學鑽探松科二井高溫水基泥漿耐溫達242℃,實施井底動力的螺桿鑽具耐溫達180℃,可替代螺桿鑽具的渦輪鑽具耐溫突破240℃。

熱泵裝備方面,目前中國已是地源熱泵生產與消費大國,國產成套設備生產水平日益提高,國產設備占據了大部分國內市場。近年來,隨著國家財稅和相關激勵政策的出台實施,地源熱泵系統和水熱型地熱能供暖系統發展迅速,帶動了上下游相關新材料和高端裝備產業、科研和服務業快速發展。

地熱能利用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我國地熱能產業正處在「十三五」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和關鍵期。在能源供需多極化格局越來越清晰,能源結構低碳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當下,隨著「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一執政理念的落地,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和追求,地熱能在能源結構調整、應對氣候變化、大氣污染治理中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地熱能和地源熱泵技術和產品的市場發展空間也將更加廣闊。

按照有關機構的估算,全球的地熱資源是地球全部化石能源的數百倍,目前地熱能在許多國家的能源供應中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國際地熱能正在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正在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又一支骨幹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汪集此前分析成,「十三五」期間如果有5%的供暖通過地熱實現,蘊含的商機將超過百億元。

上市公司中,開山股份、漢鍾精機、華意壓縮、雙良節能、盾安環境、中信重工等涉足地熱能領域的開采或利用,未來有望率先受益。

㈦ 什麼是地熱發電站

地熱發電站是指利用地下熱水、蒸汽或高溫岩體作一次能源的發電站。地熱發電基本原理與火力發電類似,也是根據能量轉換原理,首先把地熱能轉換為機械能,再把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地熱發電實際上就是把地下的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再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能量轉變過程。
目前,估計地熱能發電的潛能在352000GW。接近地表1×104m的所有地熱能量相加多於地球上所有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總和的5萬倍,足夠提供全世界的能源需求。目前,全世界范圍地熱設施的裝機容量為1.0715×104MW,這些設施在2010年生產了700×108kW·h的電量。這些地熱能是由24個國家生產的,其中美國的產量居於領先地位,為3GW;其次是菲律賓、冰島和薩爾瓦多。這些國家生產的地熱能滿足其本國25%以上的用電需求。
地熱發電廠一項很大的優勢在於,它能夠持續24h產電,其他形式的發電廠中只有核能和化石燃料電廠可以做到這一點。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些形式的發電廠遠比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廠優越,因為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廠有著相對較低的效率和不可預測的停機時間。
地熱能源是一種可持續燃料,因為它幾乎是一項無限的資源,而且非常清潔。目前地熱發電廠的CO2排放強度大概平均為122~400kg/(MW·h),而傳統的燃煤發電廠大約排放CO2氣體量為1t/(MW·h)。更值得注意的是,地熱發電廠對土地面積和水資源的消耗需求非常小。平均一個地熱發電廠生產每吉瓦時電量需要使用面積為404m2,而燃煤發電廠和風力發電廠則分別需要3643m2和2335m2。地熱發電廠生產每兆瓦時電量需要消耗20L的淡水,而同樣情況對於核能、煤炭和石油工廠來說,則需要超過1000L的水資源。

㈧ 地熱水的一般分析項目

世界各國在地熱資源利用方面,大都經歷了沐浴醫療,供熱採暖和地熱發電三個階段。利用溫泉治療疾病,很多年前就被人類所認識,有許多溫泉被供為「聖水、仙水」。世界上許多溫泉出露的地方既是療養區又是游覽區,溫泉的周圍青山翠谷,溪水瀑布,加上溫泉獨特的療效,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人前來旅遊療養。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活動帶上,有著豐富的地熱資源,他們依據這些優勢建起溫泉保健所700多家,溫泉旅館一萬多個,並利用地熱顯示和火山地貌等獨特景觀開展旅遊。匈牙利這個國家雖人口不多,但地熱浴療、療養業卻很發達,建有地熱療養院200多家。他們在溫泉附近構築風格各異的建築群,與秀麗的自然風光相融合,使人樂而不疲。地熱療養院里設施齊全,技術先進,清潔舒適,再加上良好的服務和獨特的療效吸引著眾多的國外病人,是很好的創匯項目。 地熱水中含有大量的熱能,把它交換出來用於採暖可以替代燃煤,燃油和燃氣,創造綠色生存環境,減少城市的大氣污染,且具有不使用燃料,土地佔用少,運行成本低和環保效應突出等優勢。 一口地熱井的供熱能力取決於它的出水量、出水溫度和散熱系統的利用溫差。出水量大,出水溫度高,排放溫度低,則供暖的面積就大,反之供暖面積就小。 在地熱井出水溫度、出水量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利用溫差可以增加單井的供暖能力。據實驗統計每提高10℃的利用溫差,可增加67%的供暖面積。現行應用中的高效散熱器和熱泵提取余熱的方法都可以使採暖能力成倍的提高。因此利用地熱採暖是北京地熱開發利用的主要發展方向。地熱井的綜合造價不高。正常情況下,一口地熱井的綜合造價僅和燃煤鍋爐差不多,比燃油燃氣鍋爐少得多,且具有佔地面積小、操作簡單、運行成本低、無環境污染等. 熱泵是一種節能裝置,主要由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和低沸點工作介質構成。系統通過改變工作介質的物性狀態,將低溫位熱源的熱量轉移到高溫位,可用於供暖和製冷。低溫位熱源普通存在於人們的生活周圍,如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地熱尾水和處理後的中水,充分利用這部分能源具有經濟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效應,熱泵可以替代鍋爐,有佔地少,無燃料,一機兩用(供熱、製冷),運行成本低,應用范圍廣等優點,是現代能源利用的最優方式。 近年來地熱資源的廣泛用途逐漸被別具慧眼的開發商、投資者所器重,已經涌現出一大批冠以溫泉名稱的賓館、飯店、娛樂城、渡假村、花園、別墅、公寓。我們把這些利用地熱資源優勢開發興建的旅遊服務業、文化娛樂業、房地產業、現代農業項目稱之為溫泉特色型經濟項目。在這類競技項目中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了"高層次、低消耗、高產出"的社會經濟效果,帶來了地方經濟的興旺繁榮。地熱是國家的寶貴資源,僅有少量的補給,不能大量再生,政府鼓勵地熱開發梯級綜合利用。開發商一般將60℃以上的水利用於供暖,循環後降至40℃左右的水用於醫療洗浴、游泳健身等娛樂保健項目,降至20℃左右的水還可用於養殖、種植,最後排放的涼水經中水處理後還有澆花、洗車的用途。充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既符合國家的利益,又給開發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房產附加:目前地熱開發呈快速上升趨勢,申請開發單位72%為房地產項目公司。據商品房市場調查顯示,利用地熱採暖並有溫泉入室的商住房銷售興旺,而且每平方米的銷售價格比同等地段、同等檔次的商品房高出100~300元人民幣。吸引購買者的是利用地熱所營建的綠色生態環境和相當於將華清池搬入室內的優越居住條件。由此可見開發利用地熱給當地的市場經濟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所有地熱勘探施工單位中,北京市地熱研究院是比較出色的一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他們的網站看看,網址是: 參考資料:

㈨ 地熱發電的中國地熱發展

中國地熱資源多為低溫地熱 ,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華北、松遼和蘇北。有利於發電的高溫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滇、藏、川西和台灣 。據估計,喜馬拉雅山地帶高溫地熱有255處 5800MW。迄今運行的地熱電站有 5處共 27.78MW,中國尚有大量高低溫地熱 ,尤其是西部地熱亟待開發地熱發電信息。
中國最著名的地熱發電在西藏羊八井鎮。羊八井地熱位於拉薩市西北90公里的當雄縣境內,據介紹,這里有規模宏大的噴泉與間歇噴泉、溫泉、熱泉、沸泉、熱水湖等,地熱田面積達17.1平方公里,是我國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高溫地熱濕蒸汽田,這里的地熱水溫度保持在47℃左右,是我國大陸開發的第一個濕蒸汽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熱發電站。過去,這里只是一塊綠草如茵的牧場,從地下汩汩冒出的熱水奔流不息、熱汽日夜蒸騰。1975年,西藏第三地質大隊用岩心鑽在羊八井打出了我國第一口濕蒸汽井,第二年我國大陸第一台兆瓦級地熱發電機組在這里成功發電。
位於藏北羊井草原深處的羊八井地熱電廠,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地熱試驗基地,也是當今世界唯一利用中溫淺層熱儲資源進行工業性發電的電廠,同時,羊八井地熱電廠還是藏中電網的骨幹電源之一,年發電量在拉薩電網中佔45%。
2012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投資需求估算總計約1.8萬億元。而地熱能「十二五」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各類地熱能開發利用總量達到1500萬噸標准煤,其中,地熱發電裝機容量爭取達到10萬千瓦,淺層地溫能建築供熱製冷麵積達到5億平方米。 審時度勢,要推進我國地熱產業健康發展,需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合理規劃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引導和規范產業發展。地熱能資源雖屬可再生資源,但再生需要一定條件,而且不能無限再生。要保持能源的長期穩定性,讓人民群眾永享大自然的福賜,就必須把節約性保障措施放在優先位置統籌考慮,大力倡導「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發展模式。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必須做好地熱產業產能布局和產業鏈的規劃工作,將重點放在高精尖技術的突破上,避免地熱產業鏈盲目集中於技術含量不高的環節,造成局部產能過剩、全行業整體競爭力不強。同時,在國家發展規劃中要明確地熱資源的利用率比例、地熱資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等指標,並與節能減排目標相結合。此外,要協調好地方政府發展規劃和地熱發展的相關規劃,使之與國家總體規劃保持一致,避免地方政府盲目上項目、過度投資。
二是積極開展淺層地熱能資源勘查評價,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地熱能特別是淺層地熱能資源,採用何種方式開發、可能利用的量、長期利用後對環境的影響程度等,受到當地具體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埋藏條件,地層結構、含水地層的滲透性、地下水水質等)的限制,只有這些條件查清楚,才能對淺層地熱能的利用方式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當前應先從平原區的重點城市起步,開展以1∶10萬比例尺精度為主體的勘查評價工作。以原來開展的水文地質勘查成果為基礎,補充必要的獲取岩土體熱傳導率、滲透率等參數的勘查工作。在勘查評價的基礎上,編制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規劃,進行合理布局,確定適宜開發利用的地區、圈定不同利用方式(地下水、地埋管)的地段、提出合理的開發利用規模、防治地質災害和環境地質問題的措施。
三是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支持地熱產業發展。地熱能特別是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最初投資較高,但運行管理費用低並具有清潔、高效、節能的特點,是具有很好的開發前景和可持續利用的清潔能源。為此,政府可以通過建立地熱能資源專項資金、補貼、投資退稅或生產減稅等優惠政策,降低地熱產業發展的前期資金成本。當然,從地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考慮,這些支持措施既要適度又要適時,要根據產業發展周期採取不同的優惠措施,從而促使地熱產業從依靠政策扶持發展到具有自身競爭機制的成熟產業。此外,要理順體制機制,加強政府各部門的組織協調,建立良好的制度環境。
四是加大地熱開發利用的技術創新,完善技術支撐體系。要盡快建立國家級研發平台,加強技術研發工作以提高創新能力;要將地熱資源的有效利用列入各級政府的產業發展和科研攻關計劃,增加投入,納入預算;要促進企業和科研單位結成戰略夥伴關系、建立創新聯盟,使創新覆蓋整個產業鏈的所有重要環節;要制定相關的技術標准、規范,規范地熱能資源的開發利用;要在技術上吸收國外成功的先進經驗(如開采與回灌技術、發電與熱利用技術),引進用於中低溫地熱利用的熱泵技術,實現地熱資源的梯級綜合利用,提高地熱能源的利用率,進而保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

㈩ 地熱能怎樣發電

地熱發電
地熱發電,實際上是用蒸汽動力發電。通過打井找到正在上噴的天然熱水流。由於水是從1~4公里的地下深處上來的,所以水是處在高壓下。一眼底部直徑 25厘米的井每小時可生產20~80萬公斤的地熱水與蒸汽。由於水溫的不同,5~10眼井產出的蒸汽可使一個發電裝置生產出55兆瓦的電。
這種發電裝置有兩類:汽輪機發電和二元發電裝置。為了供給一台汽輪發電機蒸汽,抽出的地熱水(帶壓)在稱為閃蒸罐容器的表面釋放出來,一部分水(約占 35%,取決於它的溫度)閃蒸(沸騰)為蒸汽,進入汽輪發動機進而帶動一台發電機。渦輪的排氣用傳統冷卻塔冷卻。閃蒸罐內剩餘的水在沸騰階段之後又注入熱庫邊緣的地下,它有助於維持熱庫的壓力並補充對流的水熱系統。
在二元發電裝置中,不是將熱水閃蒸為蒸汽,而是送至一台熱交換器,用以加熱工作介質,後者通常是有機化合物,如異丁烷或異戊烷。工作介質被氣化,用氣化後的蒸汽驅動渦輪發動機,進而帶動發電機。在離開渦輪後工作介質冷凝為液體,流回熱交換器再次被氣化。地熱流體通過噴射井又回到地下,這一點與汽輪發電機中的情況很相似。由於在二元地熱發電裝置中所用的工作介質是在比水低的溫度下蒸發的,所以它的發電效率比汽輪發電機高。
這兩類發電裝置各有其優點。汽輪發電機製造和運行都不太貴,但為了在高效率下操作,它要求水溫在180~200℃以上。二元發電裝置製造和運行費用較高,但它可用100℃或更低溫的水發電。目前世界上多數正在運行的地熱發電裝置屬於汽輪機型,但二元發電裝置越來越普及。

熱點內容
泰寶新三板章程必學金融知識 發布:2021-08-17 15:44:04 瀏覽:906
股票交易費怎算 發布:2021-08-17 15:43:34 瀏覽:242
一月連抓18漲停 發布:2021-08-17 15:43:23 瀏覽:167
股票回放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3:21 瀏覽:338
怎麼參與股票投資 發布:2021-08-17 15:42:45 瀏覽:265
免費的股票行情系統 發布:2021-08-17 15:42:42 瀏覽:302
股票開戶是幾個點的相關文章 發布:2021-08-17 15:41:54 瀏覽:249
西部手機版股票軟體下載 發布:2021-08-17 15:41:50 瀏覽:582
看圖炒股的股友們 發布:2021-08-17 15:41:50 瀏覽:254
東莞證券掌證寶股票炒股開戶 發布:2021-08-17 15:41:49 瀏覽:928